-
10月17日,2025年“就业引航”试点暨高校毕业生“爽爽贵阳行”第七期活动顺利举行。本次活动由贵阳市委人才办、共青团贵阳市委联合主办,来自贵州财经大学的100名青年学子走进阿云朵仓、贵州省民族博物馆,通过“企业参访+文化研学”双轨模式,破解毕业生“产业认知窄、文化认同弱、实践能力缺”困境,为贵阳引才留才注入新活力。

作为团市委授予的“贵阳青年就业引航项目示范基地”,活动中,阿云朵仓总裁助理兼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董洁以“在地文化+潮流商业”为核心,向贵州财经大学学子系统介绍了企业“文化活化+业态孵化”的运营逻辑,不仅详解了文创产品开发、商业运营、新媒体营销等多元化岗位需求,更重点释放了人力资源板块的招聘方向,以及当前企业急需的商业运营专员、文创产品设计师、新媒体内容策划等岗位信息,明确了各岗位的专业要求、能力标准与发展路径。
随后,学子们分组走进村口市集、长桌食集、文创零售区,在各板块负责人的讲解下,深入了解品牌招商、场景打造、客群维护等实操环节;不少同学还结合自身市场营销、工商管理等专业,围绕实习岗位的入职时间、培养体系,以及急需岗位的晋升空间等问题,与董洁及人力资源团队展开一对一交流。“原来商业岗位不只是卖货,还能把贵阳文化做成潮流产品,董老师的解答让我明确了努力方向,现在就能申请实习,太及时了!”来自贵州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表示,这次参访既打破了对传统商业的刻板印象,也找到了贴合自身的职业切入点。
午后,学子们转场贵州省民族博物馆,开启“民族文化传承与职业发展”主题研学。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讲解员以“记忆与传承——贵州世居民族历史文化展”为依托,向贵州财经大学学子生动讲解了苗绣、蜡染、银饰制作等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,以及“文化保护+文旅融合”模式下,民族文化研究、非遗文创开发、旅游策划等岗位的发展前景。在互动交流环节,学子们围绕“如何将专业与文化传承结合”展开热烈讨论,来自贵州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同学说:“之前觉得民族文化研究很‘冷门’,今天才发现贵阳有这么多实践平台,既能做喜欢的研究,又能实现职业价值,特别想留下来。”
据了解,本次“爽爽贵阳行”活动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“质量导向”需求,通过让贵州财经大学学子沉浸式体验阿云朵仓的“潮流贵阳”气质与博物馆的“文化贵阳”底蕴,全方位感知贵阳“产业有活力、文化有深度”的城市魅力。
下一步,贵阳市委人才办、共青团贵阳市委将持续以“就业引航”试点为抓手,联动更多企业与文化平台,搭建“产业认知+文化认同+ 实践赋能”的引才桥梁,助力更多贵州高校毕业生扎根贵阳、筑梦未来。
来源/贵阳交通广播编辑/文卓異 责编/王瑶瑶 审核/邝亚航 终审/谢涛

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