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10月23日,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支持,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、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2025年贵州省秋季斗茶赛大众审评活动在贵阳市曹状元街熙苑·那里老茶铺举行。

据介绍,此次大众评审面向贵州省公开招募、特邀了28名茶行业资深从业者——包括茶馆馆主、茶叶销售人员、品鉴达人、茶行业从业人员、资深媒体人,评审以盖碗、审评杯为审评器具、沸水冲泡的方式,对入围第二轮决赛的33只茶样进行了细致审评。
与以往“专家说了算”的传统模式不同,本届斗茶赛首创“专业审评+大众参与”的双轨制。专家的权重占75%,而大众的口感则占据了25%。这意味着,最终的“金奖茶王”,不仅要通过专业的“显微镜”,更要征服广大消费者的“日常茶杯”。

“高水温、多投茶、快出汤、茶水分离、不洗茶”——现场,所有大众评委均严格遵循《贵州茶叶冲泡品饮指南》的标准流程。一时间,茶铺内盖碗起落,茶香蒸腾,细细品味每一款茶的表现,构成一幅充满仪式感的品鉴图景。
评审桌前,低语与赞叹交织。评委们或凝神细嗅,或啜茶沉吟,在评分表上谨慎地落笔。为确保绝对公平,组委会采用了“双盲审评”机制——茶样仅以数字编码示人,剥离了品牌与产地光环,一切全凭茶叶本身的色、香、味、形、底说话。

“以前总觉得斗茶赛是‘神仙打架’,离我们很远。今天才发现,我们消费者的舌头也能‘定江山’!”一位首次担任评审的年轻茶友激动地表示。他的感慨,道出了此次赛制改革的深意:让好茶的定义权,部分回归市场。
一位来自遵义的老茶商,一边娴熟地运用“贵州冲泡法”,一边赞许道:“这套方法推广了五年,确实让泡茶变得更简单了。它能最直接、最真实地还原一杯贵州好茶的本味,也拉近了茶与人的距离。”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佳本
编辑 张云开
二审 刘悦
三审 刘皓
举报
